MyMirror for Windows 正式發行

目前提供 MyMirror for Win7 與 Server 2008 版本,下載請按 這裡。Linux 免費版與正式版在 這裡 下載。有任何問題與測試回饋,歡迎與我聯絡 mark.ting@twinpeaksoft.com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複製會受病毒感染!?


[讀者投書]
讀了你的文章 ~ 備份已死,不能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複製不能免除受病毒感染,因為病毒也會被複製。的確,複製可以快速地將副本傳輸到遠端,但是病毒也同時被傳輸過去。用複製來替代備份,會有致命的問題。
~ 病毒專家 丘彼特


親愛的丘彼特:
這是一個有趣的議題,我想讓它更有趣一些。

你的提問讓我想到前一陣子有科學家宣稱,因為地球暖化會融化古老的冰山,冰山裡千萬年前的細菌會甦醒過來,人類的身體不能應付這些史前細菌,因而導致人類的大量死亡,甚至可能跟長毛象、恐龍一樣遭遇滅絕的命運…..

這個史前細菌的議題,又讓我想到電影裡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一定就是來消滅人類,奪取地球資源…..

外星人來到地球,一定就是來消滅人類嗎?外星人就不能來地球交交朋友,了解一下宇宙的其他生物,教教地球人一些實用科技,交換一下植物種子什麼的。為什麼地球之外的生物一定是大壞蛋,不能帶一些善意嗎!

冰山裡的古老細菌或許會復活,但是我們早就知道細菌有好有壞,這些細菌或許會致病,但是也有可能可以治病,醫治那些現在無法解決的癌症、糖尿病、老年癡呆、AIDS什麼的。現在論定古老細菌的好壞還太早,記得「塞翁失馬」的寓言吧。

言歸正傳,回答您的問題。

複製的確會將電腦病毒一起帶過去,但是備份也會,問題並沒有被解決。而且備份會像冰山一樣,將病毒冰封起來,一旦將備份回存,就像潘朵拉的盒子,這些病毒啊、邏輯炸彈啊、間諜軟體啊一起復活,肆虐你的資訊系統。不如現在就面對這些病毒,利用一些雲端掃毒防駭科技,在線上就清理掉吧。

~ 您誠摯的朋友 布魯托 敬上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70% 的人重拾磁帶


[讀者投書]
布魯托先生,我是你的讀者,但是這次你糊塗了嗎,請你看看市場的現況,70 % 的人重拾磁帶,看到這樣的數字你還能說「備份以死」嗎!Disk to disk to disk 已經被證明不夠好,資料最終的儲存地,唯一的介質還是磁帶。
我絕對同意,disk replication 的速度與存取性能更好,但是對於備份、災難復原、及歸檔就不夠適合。
幾年前有人說磁帶要死了,結果沒死,備份也是一樣,請你收回「備份以死」的評論。
~ 備份不死的 馬爾斯 敬上

親愛的馬爾斯:
我一直保留我的錄音機和錄音帶s,偶爾我會聆聽這些錄音帶的美妙音樂,偶爾是多偶爾?大概兩三年一次吧,頻率比公司保留的磁帶高一些些。我也覺得我的錄音帶沒有死(雖然常常卡帶),但是我不確定公司的磁帶s死了沒有,基本上,它們「存在」就可以了

我想討論的是未來,不是數字。

我也可以先跟你談談數字。傳統手機的市佔率依然超過 70 %,但是無論是媒體還是人類都只談智慧手機;科技來自於人性的諾基亞市佔率依然是第1名,但是人性現在偏向於蘋果和安卓矣。我現在還是諾基亞 100 % 的忠實客戶,買手機唯一只選諾基亞。但是未來…..下一支手機,我會選擇 HTC

在我寫這封信之前,我先使用Google查資料、再連上 Facebook 聯絡感情、然後丟些資料到 Dropbox,這些服務都是即時將資料複製到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所以我才能這麼快速的完成工作。如果這些資料中心都用磁帶備份 - 再還原資料,我想我可能要到大後天才能回覆你的來信。

我絕對同意,disk replication 的速度與存取性能很好,但是對於備份、災難復原、及歸檔,以現在的技術而言,做的也不錯;例如雲端運算,無論是公有雲或私有雲都值得按一個讚或 +1了。

~ 您誠摯的朋友 布魯托 敬上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找不到三天前的檔案

[讀者投書]
布魯托先生,你建議用複製取代備份,對我來說不可行。公司有些資深員工常常會找不到自己的文件檔案,然後再來向我們資訊部門討,甚至責怪我們將他)們的檔案刪除,我們主管也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要我們盡量配合。這種事情三天兩頭發生,所以我們必須每日製作備份以應付這種需求,現在公司的政策是資訊部門提供三日內的檔案找回服務。我相信其他公司也會有類似的問題,請問閣下有沒有好的辦法解決?
~ 常常在備份裡找檔案的 厄斯 敬上

親愛的厄斯:
人事部的資深員工管我的薪資,管理部的資深員工管我的升遷,最恐怖的是皇親國戚,遲早會當上我的老闆。他們若是掉了一個檔案,我會幫他們找回三個。

根據專家的統計,這群皇親國戚和老傢伙們最常申訴的問題有四種:忘記密碼,電腦中毒,遺失檔案,還有免治馬桶。

有一種洋玩意兒叫做 Help Desk,專門用來處理公司內部的這種爛事情,而且通常是MIS人員兼差做這個位置,我衷心希望你沒有兼任這個工作。

好在學校有在教電腦,所以新進的員工比較少遺失檔案,不小心刪除檔案也知道到哪裡找回來;新聞常常也有在講,要大家小心電腦中毒、要好好保護密碼。電腦知識的普遍提升,讓這類事情漸漸地減少。記住,時間是你的好朋友!

備份可以找回三天前的檔案,用複製製作的副本也可以做到,譬如說CDPde-dupe處理過的資料副本都可以找回舊資料。即時同步的系統也可以救回被誤刪的檔案,但是需要配合其他軟體工具,如果是client – server – server的架構,在client端的資源回收桶也找的回檔案。

至於免治馬桶,就交給庶務二科吧。

~ 您誠摯的朋友 布魯托 敬上

突破資料備份的瓶頸

今天收到一份研討會的邀請函,主題是「突破資料備份的瓶頸」。內容是這樣寫的:

企業面對爆炸性的資料增長、持續的備份窗口 (Backup Windows) 縮減要求與更多的法規遵循規範,既有的資料保護技術已不敷使用,並開始重新思尋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重複資料刪除 (Data Deduplication) 是新一代資料保護解決方案採用的技術,可將備份資料集的大小縮小10-30倍以上,延長將備份保留在現場的時間,達到迅速的操作還原,並透過現有的災難還原網路連結及多站點磁帶整合,提供更有效率的易地備份複製。 (下略)


好吧,資料備份面臨瓶頸,需要科技超人前來搭救。現今的資料處理的確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資料爆炸性的成長,二是備份窗口的時間變短。

資料爆炸性的成長
資料量成長實在太快,所以工程師們一直想要找到可以大幅縮減資料量的方法,市場專家們一直以為救星就是萬中選一的「資料壓縮技術」,結果當然不是。幾年前一家小公司發展出一個叫做「重複資料刪除技術」的小東西,市場一時驚為天人,各大廠商爭相採用,這家小公司就靠這個小東西成為上市公司,成為另一個萬中無一的矽谷傳奇。

重複資料刪除技術 (de-duplication) 實在很猛,可以將資料量縮小為10 ~ 30倍,為了方便計算就取20倍好了,2 GB的資料大約可以縮減為100 MB。之前提過,一般中型規模以下的公司,每天產生的資料量經過de-duplication等技術處理後,很難超過100 MB,你想要備份/ 複製/ 拷貝/ 抄寫/ 克隆 這樣的資料量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變得輕而易舉。大企業的資料量也許是這個數字的20倍、50倍,但是隨著網路頻寬的成長與成本的降低,達成異地的資料即時複製,也不會有經濟與時效的問題。

備份窗口 (Backup Window) 的時間變短
備份窗口 () 是用於備份的時間區段,一般是晚上的12點開始到早上八點,公司早上9點一上班,就可以將備份資料存放妥當或是送到遠方保存。為了保證備份資料的一致與完整,所以備份過程必須持續不中斷。

曾經訪問過一家工廠,MIS跟我提到,原本的備份時段是晚上八點到隔日的早上八點,但是因為工廠的作業時間變長,所以備份時段改從午夜零點到早上七點,時間變短而資料量變多,若是七點沒有完成備份作業,必須停止備份,那麼昨日的備份就算報銷了。

由於工廠的輪班制與公司的延時加班,使得備份窗口可以利用的時段越來越短,而備份的資料量又大幅的成長,使得備份作業越來越困難,MIS常常被迫中止備份作業,未完成的備份無法使用,真是「為山千仞、功虧一簣」。

解決的方法還是從資料量的縮減著手。現在可以用上述的重複資料刪除技術,或是連續資料保護技術(CDP),或是差異區塊複製等等技術,來縮減資料量。如此就可以用更短的時間窗口,完成更多資料的副本。

舊式備份漸被取代
資料副本的微型化,以現有的網路頻寬,我們可以輕鬆的傳送副本到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是分公司,也可以是雲端資訊中心,可以是實體儲放的,也可以是虛擬存在的。新的科技突破了舊式資料備份的瓶頸,讓資訊管理人員放下重擔,以少做更多。科技總是推陳出新,取代舊科技只是時間的問題;汽車引擎如此耗油,電動引擎遲早會取而代之;舊式備份因為歷史的包袱,難免耗時繁瑣,時至今日,新的儲存與複製科技非常值得嘗試。

<>
Wiki對於備份窗口Backup Window的說明,摘錄於下:
The period of time when backups are permitted to run on a system is called the backup window. This is typically the time when the system sees the least usage and the backup process will have the least amount of interference with normal operations. The backup window is usually planned with users' convenience in mind. If a backup extends past the defined backup window, a decision is made whether it is more beneficial to abort the backup or to lengthen the backup window.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備胎還是跑車胎

最近正好趕上正副總統選舉,由於副總統的話題竟然比總統熱,所以有人打趣地說副總統到底該做總統的「備胎」還是「跑車胎」!我可不想在這個地方討論政治,但是「備胎」的概念跟電腦資料的「備份」是相通的。

打開維基百科,備胎 (spare tire) 的意思是這樣的:
備胎是一個額外的輪胎,在機動車輛作為一個替代爆胎,或是應付其他緊急狀況的備用輪胎,幾乎所有車輛的都有一個額外的輪胎作為備用。裝配車輛的輪胎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沒有專門的設備很難達成。然而,一些備用輪胎 節省空間 甜甜圈類型)並不意味著要應付長途旅行,其中大部分具有最高速度大約每小時 50英里(80公里/小時),只要足以應付臨時需要即足夠。

整理一下,「備胎」有底下幾個特性:
* 每台汽車都有一個額外的輪胎
* 放在後車廂裡備而不用
* 緊急狀況下,備胎很難裝上去,要有專門的設備與技術
* 備胎不是用來跑長途的,足夠撐到維修站即可
* 很少人自己裝備胎,都是叫維修工來做

備用輪胎平時放在後車廂,這會增加汽車額外的重量,並且耗費的額外的汽油,這代表額外的錢與污染。當汽車在公路爆胎的時候,你把備胎拖出來,架起千斤頂,拿起板手卸下螺絲,拆掉舊輪胎,換上新輪胎,拴緊螺絲,放下千斤頂,收好工具、擦擦手走人。如果是連環爆兩胎的話,一副備用輪胎也是沒。沒有專門的設備與技術,一般人其實很難自行更換備用輪胎。在台灣,我沒有見過有人在路邊更換備用輪胎的,都是拿起手機叫拖吊車拖去維修廠,但是每台汽車的後車廂還是會放著一副備用輪胎,用不到還要買一副來放著,這真是怪事一件。 

Backup V.S. Replication , 備份 V.S. 複製

電腦資料的「備份」跟「備胎」的概念類似,有底下幾個特性:
* 每套電腦系統都有一套備份系統
* 資料備份通常放在後面的櫃子裡備而不用
* 緊急狀況下,備份資料很難裝的回去
* 備份不是用來持久營運的,撐到有人認錯下台即可
* 很少人自己裝備份系統,都是叫廠商來做 

備份的資料平常閒置,但是製作備份還是需要額外的設備與工作。當主機當機的時候,你把備份拿出來,架好備援機器、網路、與其他設備,存回資料,啟動、測試、拍拍手走人。如果備份資料有毀損的話,再厲害的高手也是沒轍。沒有專門的設備與技術,一般人其實很難自行復原資訊系統。企業實際的作法,大部分都是拿起電話叫廠商派人來還原資訊,花錢要求廠商4小時、24小時、或兩天之內修復系統。

「跑車胎」的概念就與備胎完全不同。跑車胎是一種雙輪的輪胎系統,兩個一組,一台跑車總共四組八個輪胎。當賽車在競賽時候,若是一個輪胎爆胎,賽車還是可以行駛;不同組的兩個、三個、甚至四個輪胎爆胎,賽車依然可以奔馳。

相對於「備份」好比「備胎」,那麼「複製」就好比「跑車胎」。複製 (replication) 有如下幾個特性:
* 複製系統可以取代備份系統而且用途更廣
* 複製資料可以立即存取,備而有用
* 緊急狀況下,複製資料就在異地的線上,立即可用
* 複製系統的雙輪設計就是用來持久營運的,災難發生時照常營業
* 複製系統,安裝完畢就是上線狀況

複製 (replication) 近似於雙輪跑車胎系統。平常的時候,正本副本都可以發揮作用,讓整體系統運作得更順暢、更有效率。既不浪費資訊設備、資源、與網路頻寬,當作資訊分流或負載平衡的時候,還可以增進存取效率。若是主機遭遇天災人禍導致停機的時候,因為資料依然存活,系統的其他部分仍然可以正常運作,系統的服務可以不中斷,這些都不是備份 (backup) 可以做到的。所以吾人推崇以複製取代備份,關鍵在於「複製」提供資料的即時同步能力,與資料線上的存活能力,這會大大改變未來資訊儲存的樣貌。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備胎條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are_tire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複製檔案伺服器

[來信照登]

布魯托先生你好,對於你的文章「備份已死」實在不能同意你再多。

我認為備份是多餘無用的,而複製與分散配置是未來資訊使用的趨勢。我為公司架構的檔案伺服器系統,就是將主要的file server放置在東岸,然後同步複製到西岸的另外一台file server上,如此兩地都能製作與分享他們的文件,系統與設備也沒有閒置。

未來我想把同樣的概念運用在網路伺服器web serverFTP server上,這對公司的舊機器而言是再好不過的出路了。

~ 讀者 菲納斯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快訊> MyMirror for Win7 beta 2 release

MyMirror for Win7 beta 2 已經出版。
這次同時推出 server 版本,如果您將 Win7 當作 server 使用,例如 file server,就適合這個版本。請到此地下載軟體:
http://www.twinpeaksoft.com/download_windows.html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最大的威脅是心懷不軌的員工

[讀者投書]
布魯托先生,以你在業界的盛名,竟然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備份已死」。我必須提醒你,在企業裡,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心懷不滿的員工,他們任意刪除文件、檔案、紀錄作為對公司的報復。我們必須有備份才能找回被刪除的資料,這些不是你所謂的「複製」做得到的事。我建議你今晚在睡夢中好好思考這件事!
~ 憤怒的莫奎瑞 敬上

 
親愛的莫奎瑞先生:
最大的威脅來自窩裡反,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心懷不滿的員工,離職前任意刪除檔案;心懷不軌的員工,隨時盜取客戶的資料;心懷機巧的員工,修改公司的紀錄以圖利己 (例如薪資加一個零)。總而言之,員工不管是新增、修改、刪除、移動、拷貝、隱藏文件與檔案,您都應該備感威脅到睡不著才是。

如果您每天為公司製作三個備份又分別放在三個地方,那麼就等於給了他們三倍的機會來幹壞事,而被逮到的機會變成九分之一。

因為「備份」是死的,靜靜地躺在櫃子裡,一年半載也照不到一次陽光,給有心人平添很多想像空間。而「複製」是活的,複製的資料副本可以在線上使用,既有安全軟體的監督,又有MIS人員來管理,資料的進出與變動都有稽可查,可以有效遏止這些蠢蠢欲動存心不良的員工。如此一來,您會不會覺得好過一些。

~ 祝您有個好夢,誠摯的朋友 布魯托 敬上

<
>「備份已死」閱讀原文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備份是數位資產還是數位負債

[讀者投書]

桑恩:
布魯托先生,讀了你的文章「備份已死」,忍不住提筆回應 --- 你瘋了嗎?竟然鼓吹大家放棄備份!備份的用途是保留歷史紀錄以備不時之需,十幾年來我有滿櫃子的硬碟與磁帶,裡頭裝的是日日月月周周年年的備份資料。舊的歷史紀錄都是公司重要的「數位資產」,我不能想像如果沒有這些資料,公司如何應付突發的狀況!

布魯托:
親愛的桑恩先生,聽了您的描述,我可以想像您櫃子的門一邊高一邊低,拉開門會發出嘰嘰呱呱的聲音,仔細瞧下面的溝槽還會看到鐵鏽 …..

您確定您的歷史紀錄是「數位資產」還是「數位負債」?任何儲存媒體如果超過一年半沒有清理、回存、檢查、與驗證,充其量只能算是資料棺材,而您正是守墓者。

建議您趕緊施個法術,讓資料復活吧,千年瓦上霜還是有立即的功效的。

資產要經過活化才不會變成負債。首先您要讓這些「備份」資料重新上線,然後開發它的新用途,譬如說商業智慧或資料採礦。最後,再「複製」一份副本到新的媒材上。活的複製品比死的備份品有用處多了,是吧!

當然,您要把這新複製的副本叫做「備份」也沒有關係,只要你的數位資產是活的,叫什麼名字隨你高興。但是請記得,複製一份就足夠了,少即是多。

~ 您誠摯的朋友,布魯托敬上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備份已死 Backup Is Dead

早上9:30,快遞公司人員準時出現在保險公司總部的櫃台,他每天固定準時來領取兩份包裹,一份送到5公里外的本地分公司,另一份送到100公里外另一個城市的分公司。兩個包裹裡裝的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 昨天營運資料的備份磁帶。

當總部的電腦當機或資料毀損時,本地分公司的磁帶就派上用場了,可以在4小時內讓電腦系統重新上線營運;當火災、地震、洪水、海嘯等天災發生的時候,
100公里外異地分公司的磁帶就派上用場了,可以在24 ~ 48小時內讓電腦系統重新上線營運。

這就是企業以前的備份體系,本地一份,異地一份。

時到今日,我們為什麼還要將同樣一份資料抄寫兩次,坐兩趟汽車,送到兩個地方,跟其他364天的磁帶卷堆放在一起。

一次就夠了!備份 (backup) 的觀念已經落伍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複製 (replication)

現在,我們有更好的網路頻寬和新的儲存技術,讓我們可以更直接、更快速、更即時、更有效率的複製更新過的資料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科技進步了,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將資料量縮減到非常之小,一些基於資料區塊 (block) 的儲存與傳輸方式可以大量減少複製的資料量,硬碟裡只有被更新過的資料區塊需要被傳輸,而de-dupe重複資料刪除技術可以將資料量縮減到20分之1,網路也有很好的壓縮傳輸科技。我們可以挑選單獨一種,或綜合上述幾種篩揀、刪除、與壓縮的技術來預先處理資料,大部分的企業每天產生的差異資料量都小於500 MB,甚至可以說小於100 MB,一般的網路頻寬就可以輕易地、即時地處理這幾百MB的資料傳輸。

我們只要透過網路將資料複製到遠端一次就可以了,時效急迫可以做即時的複製,時效寬裕可以做延遲的複製,完全沒有壓力。現在,電腦硬碟裡的資料只需要拷貝一次,而不用兩次三次,是不是讓人輕鬆愉快多了。

備份 (backup) 還有其他問題,製作兩三個備份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會造成資訊洩漏的安全問題,這足以讓企業倒閉。

備份的另一個問題是資料格式不同,備份的副本都是束諸高閣、「備而不用」。一旦災難發生,資料復原需要幾個小時到幾天的時間,這樣的時效不是現代的企業或是客戶可以接受的。

備份還有一個終極的問題,就是沒有人可以保證,備份的資料是否完整無缺而且確實可用。

複製 (replication) 就和藹可親多了,複製到異地的資料格式可以是相同的,可以立刻被取用的,所以複製過的副本是「既備且用」,這相當於負載平衡的功能,讓異地的副本確實可用的,異地的電腦設備也不會閒置無用。因此,用複製來取代備份,不僅達成原本資料異地備份的基本目標,更具有資料分散部署與負載平衡的高階能力。

而且,異地的電腦設備既可以上線,資料又能即時傳輸到位,所以無論是本地的主機或是異地的備援機都呈現工作的狀態。若是主機因為人為或天災而不能工作的時候,系統服務就自動轉移到備援機上,如此,資訊服務將不會停頓。因此,用複製來取代備份,不僅做到資料備援的基礎,更是系統備援的基礎。

最後,不要忘了雲端!把資料複製到雲端儲存設備,更簡單更經濟。忘記備份吧,讓我們擁抱複製。


<註>
科技名詞的意義雖專業卻往往界線模糊,為了討論的專注與避免誤會,先將幾個相關的專有名詞定義清楚: 
  • Backup: 備份,備而不用的副本。非即時性的副本製作,大部分是指排程式的資料抄寫 (scheduled backup),時間性較不急迫。維基百科提到:最好將重要資料製作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備份,並且放置在不同的場所,以利日後回存之用Backup副本的資料格式,通常都與正本的資料格式不同。
  • Replication: 複製,備而可用的副本即時性的副本製作,時間性比backup簡短快速。Replication正副本的資料格式相同。
  • Synchronization: 同步。同一時間抄寫完成的資料正本與副本。時間性最為緊湊。
  •  Copy: 副本。動詞做抄寫。用copy來製作副本,跟即時性、時間性等沒有關係。
  • Duplicate: 完全一樣的副本。
  • Redundancy: 餘的副本。平常備而無用,意外發生時才啟用的副本。
  • Clone: 克隆,一模一樣的複製品。無性繁殖。